典型文献
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会诊与治疗体会
文献摘要:
背景与目的: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需要长时间输注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静脉治疗通道,然而,随着PICC在临床上的普及,血栓、感染、静脉炎、导管脱落、移位等相关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尤其是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CRT),严重干扰肿瘤相关科室的诊疗活动,同时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肿瘤患者CRT的会诊意见及处理结果,探讨肿瘤患者CRT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3日—2020年1月10日由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会诊的92例放疗科CR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彩超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无症状74例(80.4%),感染症状9例(9.8%),血栓症状9例(9.8%).会诊的主要问题包括:拔管时机及能否续用;是否进行抗栓治疗;是否需要制动等.结果:48例(52.2%)建议直接拔除导管(无症状者43例、感染症状者3例、血栓症状者2例);30例(32.6%)建议继续使用导管(无症状者23例、感染症状者3例、血栓症状者4例);14例(15.2%)建议延迟拔管并暂停使用导管(无症状者8例、感染症状者3例、血栓症状者3例).32例(34.8%)建议行抗凝和(或)抗血小板等的抗栓治疗(无症状者20例、感染症状者4例、血栓症状者8例),另外60例(62.5%)未建议受抗栓治疗.共4例(4.3%)建议行患肢制动(感染症状者1例,血栓症状者3例),余88例(95.7%)未建议患肢制动或会诊中未提及.所有92例患者遵照会诊意见处理,无症状性或致死性肺栓塞发生,无血栓新发或加重事件等发生.在74例无症状患者中分析显示,是否行抗栓治疗以及患肢是否制动均对该类患者肺栓塞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均x2=0,P>0.05).结论:无症状CRT患者可直接拔管或继续使用导管,并适当活动患肢,抗栓治疗无明显临床获益.合并感染患者应个体化处理,感染较重者,可适当抗凝、制动;感染较轻,不推荐抗凝,并可适当活动患肢.症状性CRT患者建议按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诊疗规范及相关指南行规律抗凝及制动等处理.
文献关键词:
血栓形成;导管插入术;外周;血栓溶解疗法;肺栓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振振;刘敏;张帅;曾昭凡;陈浩;肖占祥;戚悠飞
作者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血管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保健中心体检部,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放疗科,海南海口 5703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振振;刘敏;张帅;曾昭凡;陈浩;肖占祥;戚悠飞-.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会诊与治疗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2(06):806-812
A类:
B类:
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会诊,治疗体会,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注,化疗药物,静脉治疗,静脉炎,移位,相关并发症,CRT,肿瘤相关,科室,诊疗活动,处理结果,处理策略,海南省,血管外科,放疗科,彩超检查,查明,无症状,感染症状,血栓症,拔管时机,续用,抗栓治疗,拔除,延迟拔管,暂停,抗凝,抗血小板,遵照,照会,症状性,致死性肺栓塞,x2,临床获益,合并感染,感染患者,较重者,较轻,上肢深静脉血栓,诊疗规范,南行,血栓形成,导管插入术,血栓溶解疗法
AB值:
0.2784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