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一种新生儿床旁X射线摄影装置辐射防护的临床可靠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床旁摄影防护和体位固定装置在新生儿床旁X射线摄影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移动式X射线诊断机对仿真儿童体模进行投照,实验分为A组常规床旁摄影模式;B组使用床旁X射线摄影防护装置。分别在投照部位和辐射敏感部位放置X射线诊断水平剂量仪。以胸部、骨盆、头颅3个部位为投照中心,采集并记录投照部位和辐射敏感部位的辐射剂量。结果:以胸部为投照中心时,B组较A组非投照部位眼晶状体、甲状腺、性腺辐射剂量显著降低94.4%、96.9%、96.7%(
t=-152.55、-445.16、-129.07,
P<0.05);以骨盆为投照中心时,B组较A组非投照部位眼晶状体、甲状腺、胸腺辐射剂量降低85.5%、87.1%、94.9%(
t=-50.68、-194.18、-535.94,
P <0.05);以头颅为投照中心时,B组较A组非投照部位甲状腺、胸腺、性腺辐射剂量降低99.3%、97.4%、94.3%(
t=-1 859.97、-542.08、-66.26,
P <0.05)。
结论:新生儿床旁X射线摄影中使用新生儿床旁摄影防护和体位固定装置可以显著降低患儿非投照区域的辐射剂量,同时具有固定和保护患儿的功能,提升了检查成功率。
文献关键词:
床旁X射线;辐射剂量;体模;防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小乐;李翠玲;田爽;廖甜;雷子乔;余建明;孔祥闯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分子影像湖北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22;武汉职业病防治院,武汉 43001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武汉 4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小乐;李翠玲;田爽;廖甜;雷子乔;余建明;孔祥闯-.一种新生儿床旁X射线摄影装置辐射防护的临床可靠性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07):549-553
A类:
床旁摄影
B类:
新生儿,辐射防护,可靠性研究,体位固定,固定装置,临床价值,移动式,断机,真儿,模进,防护装置,辐射敏感,敏感部位,断水,剂量仪,胸部,骨盆,头颅,眼晶状体,性腺,胸腺,辐射剂量降低,检查成功率
AB值:
0.2519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