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采用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进行头颅CTA时的监测扫描启动时间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时的最佳监测扫描启动时间.方法:前瞻性收集某院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400例,按预约先后顺序分为A、B 2组,前200例为A组,后200例为B组.A组在对比剂注射后8 s开始启动监测扫描.记录监测扫描的触发时间、触发时CT值、曝光次数和辐射剂量;测量双侧颈内动脉末段的CT值,取二者平均值作为颈内动脉CT值,并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B组监测扫描的启动时间为12 s,其余参数、测量评价方法与A组一致.比较2组患者监测扫描的曝光次数、触发时间、触发CT值、颈内动脉CT值、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图像质量评分和触发时间分布.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不同触发时间病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监测扫描的触发时间、触发CT值、颈内动脉CT值和图像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B组比A组的监测曝光次数、DLP分别减少了45.2%、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团注追踪技术进行头颅CTA扫描,监测扫描的启动时间设置为12 s时,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文献关键词:
CT血管成像;监测扫描启动时间;体层摄影术;CT;团注追踪技术;辐射剂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尚文;苑乐;朱小倩;张程;张颖;靳晶;张庆雷;张鑫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影像科,南京 210008;宁津县中医院放射科,山东宁津 253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尚文;苑乐;朱小倩;张程;张颖;靳晶;张庆雷;张鑫-.采用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进行头颅CTA时的监测扫描启动时间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22(03):66-69
A类:
团注追踪技术,监测扫描启动时间,启动监测
B类:
对比剂,行头,头颅,CTA,血管成像,angiography,预约,先后顺序,曝光,辐射剂量,颈内动脉,末段,放射诊断,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测量评价,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product,DLP,质量评分,时间分布,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差异,和图像,体层摄影术
AB值:
0.20178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