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用于核酸递送的GSH响应型纳米粒构建
文献摘要:
目的:核酸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核酸药物易被快速清除、易被核酸酶降解、非特异性生物分布、以及不易被细胞摄取的缺点使其在体内难以发挥效果.本文提供了一种具有谷胱甘肽(GSH)响应性释放的纳米粒,能够进行有效核酸药物递送.方法: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制备介孔硅纳米粒,在介孔硅纳米粒表面进行巯基修饰并活化,使其与巯基修饰的聚丙烯亚胺和聚乙二醇反应,形成具有GSH响应的介孔硅纳米粒,通过静电吸附进行核酸荷载.马尔文粒度仪测量表面电位、粒径,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核酸电泳检测其核酸负载效率,通过体外检测GSH响应释放聚乙烯亚胺(PEI)情况,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摄取以及溶酶体逃逸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GSH响应的纳米粒,粒径为76.44±1.68nm,表面电位为33.93±0.59 mV;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粒呈圆形带孔颗粒状;琼脂糖核酸负载试验观察到当氮磷比大于20时,能够有效进行核酸负载.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该纳米粒能够成功被MDA-MB-231乳腺癌细胞摄取.在溶酶体逃逸试验中观察到纳米粒进入细胞后3 h,Cy5-siRNA与溶酶体的荧光分离,证明构建的纳米粒成功从溶酶体逃脱.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GSH响应的介孔硅纳米粒,能够有效用于核酸递送.
文献关键词:
核酸递送;介孔硅;GSH响应;MDA-MB-231细胞
作者姓名:
张钟;黄彦虎;隆梅;张攀;陆琴;方超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 上海200025
引用格式:
[1]张钟;黄彦虎;隆梅;张攀;陆琴;方超-.用于核酸递送的GSH响应型纳米粒构建)[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06):1001-1006
A类:
68nm
B类:
核酸递送,GSH,响应型,纳米粒,核酸药物,核酸酶,酶降解,非特异性,生物分布,细胞摄取,内难,谷胱甘肽,响应性,药物递送,烷基,三甲基氯,氯化铵,CTAC,介孔硅,巯基,聚丙烯,聚乙二醇,静电吸附,马尔文,表面电位,透射电镜,电镜观察,粒形,电泳,负载效率,体外检测,响应释放,聚乙烯亚胺,PEI,共聚焦显微镜,溶酶体逃逸,mV,过透,呈圆形,颗粒状,琼脂糖,试验观察,氮磷比,能够成功,MB,乳腺癌细胞,Cy5,siRNA,逃脱
AB值:
0.3248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