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红外频谱照射和超低频电磁场处理水对高脂饮食诱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红外频谱照射和超低频电磁场处理水(简称频谱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防治保健功效.方法 SPF级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外频谱组、频谱水组,每组12只.正常组食用普通饲料,其他各组食用高脂饲料.正常组、模型组和红外频谱组大鼠饮用普通水;频谱水组饮用频谱水;红外频谱组每天上午、下午给予红外频谱照射45 min.上述处理12 w后,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30 mg/kg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血脂、肝功能、瘦素(LE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8的水平;比色法测定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分离取出肝脏,计算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检测丙二醛(MDA),酶促反应法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ELISA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肝脏系数、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FFA水平明显增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明显增高(P<0.05);同时血清TNF-α、IL-18显著增高(P<0.01,P<0.05),IL-10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而MDA和AGEs含量显著增高(P<0.05);光镜下肝细胞结构紊乱,细胞核大小不一,位置偏移或消失,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内见大量脂肪,脂肪细胞融合或呈气球状,伴大量炎性细胞.与模型组比较,红外频谱组血清TG、TC、FFA和LE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频谱水组TG、TC、LDL-C和FF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红外频谱组和频谱水组均可显著降低AST和ALT水平(P<0.05,P<0.01);显著提高IL-10水平(P<0.05,P<0.01),显著降低IL-18水平(P<0.01);显著提高肝组织SOD和GSH-Px活力(P<0.01,P<0.05),显著降低MDA和AGEs含量(P<0.01).光镜下肝细胞结构较整齐,偶见紊乱,大部分细胞核大而圆,偶有细胞核大小不一,位置偏移或消失;肝索呈放射状排列,偶见紊乱;肝细胞内见少量脂肪,偶见脂肪细胞融合及少量的炎细胞.结论 红外频谱照射或饮用频谱水对高脂饮食诱致大鼠脂肪肝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减少炎性因子的损害有关.
文献关键词:
电磁场处理水;红外频谱;脂肪肝;炎性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熊爱华;齐春丽;王欣;吕俊华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 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 实验动物管理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2;广东骏丰频谱股份有限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熊爱华;齐春丽;王欣;吕俊华-.红外频谱照射和超低频电磁场处理水对高脂饮食诱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23):5853-5858
A类:
红外频谱,电磁场处理水
B类:
超低频,低频电磁,高脂饮食,诱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保,保健功效,SPF,雌雄,各半,高脂饲料,饮用,通水,天上,下午,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腹主动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肝功能,瘦素,LEP,比色法,游离脂肪酸,FFA,肝脏指数,脾脏,水溶性,四氮唑,WST,硫代巴比妥酸,酸法,TBA,酶促反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光学显微镜,显微镜下,肝组织病理学,肝脏系数,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光镜,肝细胞,细胞结构,细胞核,大小不一,位置偏移,脂肪细胞,细胞融合,气球,球状,整齐,偶见,放射状排列,抗氧化能力,炎性因子,炎性细胞因子
AB值:
0.21277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