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胆管炎风险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致胆管炎的风险。方法:通过开放性OpenVigil数据平台,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1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西米普利单抗、阿维鲁单抗、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伊匹木单抗和替西木单抗的药品不良事件(A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 ROR)法进行胆管炎风险信号挖掘,风险信号的检测阈值设定为AE报告数≥3且 ROR的95%置信区间( CI)下限>1。 ROR及其95 %CI下限值越大表示信号强度越大。比较不同品种ICI导致胆管炎的风险信号强度,并对ICI相关胆管炎患者的主要特点(性别、年龄、原发肿瘤类型、AE发生时间和结局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收集到ICI相关AE报告52 440例,其中胆管炎报告410例。检测出阳性风险信号的药物有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和伊匹木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其AE报告数分别为213、107、48、5和29(共402例), ROR(95 %CI下限)分别为37.88(32.89)、26.07(21.46)、32.12(24.10)、13.63(5.65)和14.46(10.02),风险信号强度为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度伐利尤单抗。有可用数据的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233例∶110例=2.1∶1),65岁及以上者占55.2%(222/402),非小细胞肺癌占48.0%(193/402)。ICI相关胆管炎可导致42.3%(170/402)的患者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40.0%(161/402)需要紧急治疗,2.0%(8/402)危及生命,15.7%(63/402)死亡。 结论:不同品种ICI致胆管炎风险不同,以纳武利尤单抗风险信号最强。胆管炎是ICI的严重AE,应引起临床关注。
文献关键词:
抗肿瘤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胆管炎;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作者姓名:
赵艳艳;张会鲜;孟路华;冯建博
作者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济宁 272029;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济宁 272029
引用格式:
[1]赵艳艳;张会鲜;孟路华;冯建博-.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胆管炎风险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2(08):424-428
A类: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B类: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系统数据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胆管炎,炎风,不同品种,ICI,OpenVigil,集美,FAERS,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普利,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伊匹木单抗,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比值比,ROR,风险信号,信号挖掘,检测阈值,置信区间,下限,95 ,信号强度,原发肿瘤,发生时间,描述性分析,单药治疗,抗联,以上者,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时间延长,要紧,抗风险,抗肿瘤药
AB值:
0.2089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