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眼内异物相关性眼内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眼内异物相关性眼内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56例(56眼)眼内异物相关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1年。观察眼内异物相关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患者年龄2~80(46.08±14.90)岁;男53例,女3例;受伤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异物以金属性为主,异物主要位于眼后段;细菌培养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所有眼内炎均得到控制。玻璃体注射万古霉素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眼内炎的主要方式。最终视力:无光感6例,光感2例,手动~0.1者12例,0.1~0.3者26例,>0.3者10例。最终BCVA(logMAR)为1.55±0.93,显著优于术前2.31±1.63( t=4.04, P<0.001)。眼外伤评分及损伤区域与视力预后有关( H=8.06,6.13; P=0.018,0.043)。 结论:眼内异物相关性眼内炎患者治疗效果与初始视力、眼外伤评分及损伤区域有关。玻璃体注射万古霉素及玻璃体切除治疗眼内异物相关性眼内炎有效。
文献关键词:
异物,眼内炎;摘出,异物;效果,治疗
作者姓名:
张莹;苑悦悦;李素霞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河南省眼科医院,郑州 450052
引用格式:
[1]张莹;苑悦悦;李素霞-.眼内异物相关性眼内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2(12):941-946
A类:
B类:
眼内异物,眼内炎,回顾性队列研究,郑州大学,患者年龄,受伤,伤患,中青年男性,金属性,眼后段,细菌培养,革兰氏阳性菌,玻璃体注射,万古霉素,玻璃体切除术,主要方式,无光,光感,BCVA,logMAR,眼外伤评分,损伤区,视力预后,玻璃体切除治疗,摘出
AB值:
0.2270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