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经玻璃体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睫状体平坦部行23G/25G+玻璃体切除术的PDR 171例(171只眼)。其中男性78例,女性93例;年龄(56.04±11.13)岁。对比分析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术后随访3~4个月。结果:171只眼中,发生脉络膜脱离者11只眼(6.43%),发生时间为手术后1 d。发生与未发生脉络膜脱离者两组手术过程中巩膜伤口缝合与否( χ2=4.21, P=0.040)、手术后1 d眼压( t=7.05, P<0.001)和不同填充物所占比例( χ2=5.16, P=0.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 χ2=0.41, P=0.524)、年龄( t=1.59, P=0.113)、糖尿病病程( t=1.16, P=0.248)、血清白蛋白ALB( t=1.598, P=0.1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 t=1.12, P=0.263)、PDR分期( χ2=0.49, P=0.114)、术前眼压( t=0.92, P=0.358)、晶状体状态( χ2=0.03, P=0.873)、术前7 d内抗VEGF治疗( χ2=0.57, P=0.451)、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 χ2=0.00, P=0.969)、激光光凝点数( χ2=0.06, P=0.812)、手术时长( χ2=0.23, P=0.634),以及切口类型( χ2=0.70, P=0.403)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巩膜创口未缝合( OR=0.23, P=0.003)、填充物为灌注液( OR=0.24, P=0.004)和术后1 d低眼压( OR=0.11, P<0.001)是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结论:巩膜创口未缝合、灌注液填充和手术后1 d低眼压是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缝合巩膜伤口、填充硅油或气体是脉络膜脱离的保护因素。
文献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疾病;因素,影响
作者姓名:
高韶晖;裴晗;赵朝霞;吴众;金学民
作者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郑州 450052
引用格式:
[1]高韶晖;裴晗;赵朝霞;吴众;金学民-.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2(09):647-651
A类:
B类: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危险因素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睫状体,平坦,23G,25G+,中男,术后随访,眼中,发生时间,手术后,组手,手术过程,巩膜,伤口,缝合,填充物,糖尿病病程,血清白蛋白,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术前眼压,晶状体,VEGF,白内障手术,激光光凝,凝点,手术时长,创口,低眼压,灌注液填充,硅油,保护因素,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疾病
AB值:
0.2468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