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温州学龄儿童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学龄儿童的近视进展情况,分析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4年纳入温州2所小学二、三年级近视儿童,每年随访1次,直至小学毕业.检查内容包括非睫状肌麻痹主觉验光、双眼视功能检查(隐斜、调节性集合/调节、正负相对调节、正负融像性聚散)和问卷调查.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进展速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2名近视儿童[年龄7~9岁,95名(62.5%)男性],初始屈光度为?1.30±0.95屈光度(diopter,D),年近视进展量为?0.68±0.35 D.回归分析表明:与慢速组相比(年近视进展量>?0.50 D),中速组(?1.00 D<年近视进展量≤?0.50 D)与快速组(年近视进展量≤?1.00 D)中初始屈光度≤?1.00 D的儿童占比更大(中速组:OR=3.51,P=0.003;快速组:OR=3.29,P=0.044),快速组中女性占比更大(OR=4.52,P=0.012),基线双眼视功能参数在不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学龄儿童近视进展速度与性别、初始屈光度相关,与基线双眼视功能无关.女孩、初始近视程度大(7~9岁时,屈光度≤?1.00 D)的儿童近视进展快.
文献关键词:
近视;近视进展;危险因素;性别;屈光度;双眼视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莹莹;吴筠倩;保金华;郑景伟;袁一民;陈浩
作者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近视与视觉功能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7;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 温州 325027;温州医科大学-依视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浙江 温州 3250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莹莹;吴筠倩;保金华;郑景伟;袁一民;陈浩-.中国温州学龄儿童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J].眼科学报,2022(02):85-92
A类:
B类:
温州,学龄儿童,儿童近视,近视进展,进展情况,三年级,近视儿童,检查内容,睫状肌麻痹,主觉验光,双眼视功能,调节性,正负,聚散,多分类,logistic,进展速度,屈光度,diopter,年近,慢速,中速,女孩,近视程度
AB值:
0.2249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