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改良微创悬吊术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的早期临床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微创悬吊术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人工晶状体脱位31例(31只眼),均采用以8-0聚丙烯缝线行"单向四环"技术联合无线结巩膜间"Z"字缝合的改良微创悬吊手术。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房炎症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视力(BCVA, logMAR)为0.48±0.31,优于术前的0.74±0.46( P=0.001);眼压为(17.65±1.85)mmHg(1 mmHg=0.133 kPa),与术前(17.77±3.92)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476.87±437.95)个/mm 2,低于术前(2 601.39±470.61)个/mm 2( P<0.001);所有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改良微创悬吊术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早期效果良好,可改善视力,无并发症。
文献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晶状体,人工;视力;眼压
作者姓名:
刘珍慧;金波;杜利平;金学民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河南省眼科医院,郑州 450052
引用格式:
[1]刘珍慧;金波;杜利平;金学民-.改良微创悬吊术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的早期临床效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2(05):326-331
A类:
B类:
微创,悬吊,人工晶状体脱位,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郑州大学,聚丙烯,缝线,四环,线结,巩膜,缝合,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房炎症反应,并发症情况,BCVA,logMAR,mmHg,kPa,mm ,居中,严重并发症,早期效果,晶状体半脱位
AB值:
0.2246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