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巩膜切开联合眼内黏弹剂填充治疗术中及术后脉络膜上腔出血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巩膜切开联合眼内黏弹剂填充治疗术中及术后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11至2021年出现眼科手术中及术后脉络膜上腔出血的10例(10眼)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巩膜切开联合角膜缘入路眼内黏弹剂填充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及治疗效果。结果:10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8~85(59.4±18.9)岁。其中发生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中、小梁切除术中、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后、角膜移植术后各1眼,以及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4眼。3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糖尿病病史。随访时间2~120个月。所有患者脉络膜出血范围为4个象限。从脉络膜上腔出血到手术,历时1~10(5.30±2.67)d。患者眼轴长23.37~27.81(25.57±1.32) mm。术后患者出现暂时性眼压升高,易被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至正常。随访期末所有患者脉络膜上腔出血均消退。术前视力(BCVA,logMAR)为2.47±0.41,术后提高至0.81±0.72(
t=6.65,
P<0.001)。
结论:巩膜切开联合角膜缘入路眼内黏弹剂填充治疗术中及术后脉络膜上腔出血效果良好。
文献关键词:
出血,脉络膜上腔;切开,巩膜;填充,黏弹剂,角膜缘入路;效果,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蒋婷婷;王玲;江睿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 20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蒋婷婷;王玲;江睿-.巩膜切开联合眼内黏弹剂填充治疗术中及术后脉络膜上腔出血)[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2(05):383-386
A类:
B类:
巩膜,膜切,切开,合眼,眼内,黏弹剂,填充治疗,脉络膜,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现眼,眼科手术,手术中,病例资料,角膜缘,入路,后视,视力,眼压,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白内障,囊外,摘出,玻璃体切除术,小梁切除术,角膜移植术,高血压病,随访时间,象限,到手,眼轴长,术后患者,暂时性,压升,压药,药物控制,至正,期末,消退,BCVA,logMAR
AB值:
0.2525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