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瞳孔参数对于Q值调整FS-LASIK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瞳孔参数对伴老视的近视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连续就诊的中度近视合并老视患者60例(120眼)。患者在中间视觉环境(1 cd/m 2)按瞳孔大小分为3组:小瞳孔(SPG)组(≤5.5 mm)、中瞳孔(MPG)组(5.6~6.4 mm)和大瞳孔(LPG)组(≥6.5 mm)。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行视力、瞳孔反应以及像差检查,比较3组裸眼视力(UCVA)、近视力(UCNVA)、瞳孔反应以及像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瞳孔参数、视力、像差的变化,术前不同组间各瞳孔反射参数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3、6个月时MPG组和SPG组的UCVA高于LPG组(术后3个月: F=10.62, P<0.001; F=14.21, P<0.001;术后6个月: F=14.88, P<0.001; F=14.81, P<0.001);SPG组和MPG组的UCNVA均优于LPG组(术后3个月: F=37.62, P<0.001; F=25.62, P<0.001;术后6个月: F=37.60, P<0.001; F=38.11, P<0.001)。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MPG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LPG组和SPG组。术后1、3、6个月,MPG组和SPG组患者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瞳孔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LP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瞳孔扩张潜伏期MPG组和SPG组优于L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扩张持续时间和扩张速度在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垂直彗差(C7),水平彗差(C8)和球差(C12)均增加,LPG组患者增加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老视激光屈光手术后6个月,中、小瞳孔大小的患者均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文献关键词:
瞳孔;老视;Q值调整;FS-LASIK;像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颖;苏焕钧;张霞;张泳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眼视光科,柳州 545005;山东省立医院眼科,济南 2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颖;苏焕钧;张霞;张泳-.不同瞳孔参数对于Q值调整FS-LASIK的影响)[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2(06):423-428,433
A类:
中间视觉
B类:
瞳孔,FS,LASIK,老视,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视,病例对照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市工人医院,连续就诊,中度近视,cd,m ,SPG,MPG,LPG,月均,像差,裸眼视力,UCVA,UCNVA,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ANOVA,满意度高,收缩幅度,潜伏期,扩张速度,C7,C8,球差,C12,屈光手术,手术后,视觉质量
AB值:
0.2774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