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引流管径大小与胸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术(CTD)中所用引流管径大小与胸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4月—2021年6月因胸外伤至海军第971医院就诊并接受CTD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 n=96)和预后不良组( n=5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临床疗效、一般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引流管径大小与胸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CTD临床疗效较好,总有效率为87.67%;且术后3周,患者预后较好,预后良好率为65.7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 OR=1.501,95% CI:1.105~2.177)、引流口辅料2~3 d更换( OR=2.543,95% CI:1.729~3.168)、引流瓶高于胸腔( OR=1.692,95% CI:1.314~2.482)、伤口愈合时间长( OR=1.971,95% CI:1.479~2.720)、频繁咳嗽( OR=2.259,95% CI:1.564~2.924)、引流管直径16 F( OR=3.087,95% CI:2.074~3.793)均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引流管径大小与住院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疼痛VAS均呈正相关( P<0.05),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 P<0.05)。 结论:引流管直径16 F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引流管径越小,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越短,伤口愈合更快,疼痛更轻,生活活动能力更强。
文献关键词:
引流术;预后;危险因素;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管;胸外伤
作者姓名:
范韶玮;黎涛;徐同毅
作者机构:
海军第971医院心血管胸外科,青岛 266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韶玮;黎涛;徐同毅-.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引流管径大小与胸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2(08):538-543,F3
A类:
B类:
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管,管径,胸外伤,伤患,CTD,回顾性队列研究,海军,预后情况,预后不良,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评价,正态分布,均数,总有效率,良好率,流口,辅料,伤口愈合时间,咳嗽,VAS,Barthel,术后住院时间,越短,更轻,生活活动能力
AB值:
0.1710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