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中膝周肌瓣构建侧支血管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与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中膝周肌瓣构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术后人工血管闭塞后膝下血供的代偿作用。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选取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6月—2020年7月ASO患者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52~87(72.3±3.6)岁。均为单侧肢体病变,左侧14例、右侧17例,Rutherford分期3级以上,踝肱指数(ABI)为0.32±0.13。均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术中将离断的腓肠肌内侧头与同侧的半膜肌、半腱肌及缝匠肌瓦合叠加缝合,以膝周肌瓣构建侧支血管。术后,在超声检查人工血管闭塞(无血流信号)后,观察患者肢体缺血情况,同时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ABI;出院时按照Rutherford标准评价患者手术疗效;随访期间观察并统计患者截肢率,观察成功保肢患者的生活状态。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1周ABI为0.58±0.19,高于术前的0.3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2,
P=0.002)。出院时手术疗效评价:显著有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恶化2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4.6个月。患者在人工血管闭塞后,下肢虽有一过性疼痛、发凉等缺血症状,但经抗凝治疗症状缓解。术后2、24个月分别有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术后3年1例死于脑梗死,生前均无下肢静息痛症状,可作室内活动;2例因股深动脉多节段闭塞、膝下组织血供不足,分别于术后6、15个月行截肢术,余26例患者成功保肢,随访6个月~5年,均无需行临床再干预,均无静息痛。
结论:股腘动脉旁路术治疗的ASO患者,采用腓肠肌肌瓣在膝周构建侧支血管,在人工血管闭塞后,下肢缺血无明显加重,说明肌瓣构建对缓解患者膝下肢体缺血状态有一定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下肢缺血;动脉旁路术;肌瓣构建;侧支循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骥琼;薛清泉;梁双超
作者机构: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管外科,芜湖 241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骥琼;薛清泉;梁双超-.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中膝周肌瓣构建侧支血管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与观察)[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7):502-506
A类:
肌瓣构建,保肢患者,腓肠肌肌瓣
B类: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侧支血管,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管闭塞,膝下,下血,血供,代偿,描述性研究,皖南,血管外科,中男,侧肢,Rutherford,踝肱指数,ABI,离断,腓肠肌内侧头,同侧,半膜肌,加缝,缝合,超声检查,血流信号,肢体缺血,血情,手术前后,标准评价,手术疗效,截肢率,生活状态,围术期,死亡患者,疗效评价,著有,术后随访,虽有,发凉,抗凝治疗,症状缓解,死于,心肌梗死,脑梗死,生前,静息,痛症,多节段,截肢术,再干预,动脉旁路术,下肢缺血,闭塞性动脉硬化,侧支循环
AB值:
0.2745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