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半月板缝合术后医源性腘动脉损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文献摘要:
随着关节镜技术和半月板缝合器械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已逐渐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方法.常规的半月板缝合技术包括Inside-out、Outside-in和All-inside三种方法.膝关节镜外侧入路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以及胭动脉三者间存在特殊的解剖关系(见图1),已有文献证明All-inside缝合技术缝合外侧半月板存在腘窝神经血管束损伤的风险[1-3],国外文献报道关节镜下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手术中,腘动脉损伤的概率为0.03%[4-7].据统计,腘动脉损伤是所有血管损伤中截肢率最高的类型[8].尽管半月板修复过程中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很低,但后果往往十分严重[4].一般认为当动脉损伤致肢体缺血超过6~12 h,治疗效果锐减[9].循环重建时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缺血6 h以内施行动脉重建手术的成功率约为90%,而24 h以后成功率仅为20%[10].现已有文献介绍了减少医源性胭动脉损伤的各种新技术,但如何避免胭动脉医源性损伤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2019年8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收治1例膝关节镜下All-inside技术修复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导致医源性腘动脉损伤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明亮;徐留海;刘占举;孙鑫;李新志;周游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骨科,三峡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宜昌市运动损伤与修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宜昌 443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明亮;徐留海;刘占举;孙鑫;李新志;周游-.半月板缝合术后医源性腘动脉损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实用骨科杂志,2022(03):274-278
A类:
半月板修复术
B类:
缝合术,腘动脉损伤,文献复习,关节镜技术,半月板缝合器,关节镜下,下半月,半月板损伤,缝合技术,Inside,out,Outside,All,inside,三种方法,膝关节镜,镜外,外侧入路,外侧半月板,后角,胭动脉,解剖关系,技术缝合,神经血管束,国外文献,手术中,血管损伤,截肢率,修复过程,肢体缺血,锐减,医源性损伤,三峡大学,仁和,撕裂
AB值:
0.2517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