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21年3月129例接受CDT治疗的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73例,年龄(43.3±6.1)岁。根据CDT治疗的近期效果分为2组:再通组(血栓溶解率≥50%)和未通组(血栓溶解率<50%),其中未通组57例,再通组72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恶性肿瘤、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及CDT前行髂静脉小球囊预扩张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比值比(
OR)3.261,95%可信度区间(
CI)1.361~7.815,
P=0.008]、病程>14 d(
OR 6.755,95%
CI 1.826~24.985,
P=0.004)、纤维蛋白原(
OR 1.459,95%
CI 1.055~2.018,
P=0.023)与CDT前行髂静脉小球囊预扩张(
OR 5.666,95%
CI 1.325~24.235,
P=0.019)是CDT治疗下肢DVT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年龄、病程、纤维蛋白原、CDT前行髂静脉小球囊预扩张是CDT治疗DVT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雷;余朝文;高涌
作者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蚌埠 233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雷;余朝文;高涌-.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5):349-352
A类:
B类:
导管溶栓,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近期疗效,CDT,DVT,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蚌埠,中男,近期效果,血栓溶解,溶解率,未通,logistic,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髂静脉,球囊,预扩张,比值比,可信度,独立影响因素
AB值:
0.1630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