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信息的识别性特征——以"行踪信息"为例
文献摘要:
认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信息应具有识别性特征,已成为学界主流.尤其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该罪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识别性的特征已成为甄别个人信息的重要标志.但是,公民的个人信息中一般分为隐私信息和一般公民信息,隐私又分为隐私空间、隐私活动与隐私信息.故隐私与个人信息应属于交叉关系,其中的交叉部分即为隐私信息.文章认为隐私信息并不需要识别性特征,因其直接侵犯了私人生活领域,触碰了公民个人私生活的安宁,赋予其可罚性并无司法上的障碍.一再强调识别性特征会导致实务上针对隐私信息的判断冗余,不利于对该罪进行刑事规制.
文献关键词:
个人信息;识别性特征;可识别性特征;隐私信息;侵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卫栋
作者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00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卫栋-.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信息的识别性特征——以"行踪信息"为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4):30-35
A类:
识别性特征,可识别性特征
B类: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信,行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甄别,别个,隐私信息,公民信息,隐私空间,私活,应属,即为,并不需要,私人生活,活领,私生活,安宁,可罚性,一再强调,行刑,刑事规制
AB值:
0.2780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