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横腭杆对青少年高角型患者垂直向生长控制效果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横腭杆对青少年患者垂直向生长控制的效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75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青少年高角患者,将患者分为横腭杆组和未使用横腭杆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垂直向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下颌升支长度、前后面高度、上下颌第一磨牙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其中,横腭杆组下颌升支长度、后面高和前下面高分别增加(2.36±2.30) mm(
t=6.23,
P<0.001)、(2.71±2.56) mm(
t=6.44,
P<0.001)和(2.20±2.23) mm(
t=5.97,
P<0.001),上、下颌第一磨牙高度分别增加(1.66±1.18) mm(
t=8.52,
P<0.001)和(2.26±1.35) mm(
t=10.16,
P<0.001),下颌平面角(SN-MP)增加0.62°±1.34°(
t=2.83,
P=0.01)。未使用横腭杆组下颌升支长度、后面高、前下面高、上下颌第一磨牙高度变化分别为(2.28±2.20) mm(
t=7.06,
P<0.001)、(2.50±2.20) mm(
t=7.01,
P<0.001)、(2.19±2.15) mm(
t=6.28,
P<0.001)、(1.27±1.16) mm(
t=6.76,
P<0.001)和(2.48±1.12) mm(
t=13.57,
P<0.001),下颌平面角(SN-MP)增加0.32°±1.53°(
t=1.28,
P=0.21)。两组之间各项垂直向测量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的青少年高角患者,横腭杆未能有效控制垂直向高度。无论是否使用横腭杆,两组患者均出现上下颌第一磨牙高度的增加,且部分患者出现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
文献关键词:
正畸;青少年;高角;横腭杆;垂直向控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萌;蒋可;李娇;雷浪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南京 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萌;蒋可;李娇;雷浪-.横腭杆对青少年高角型患者垂直向生长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22(04):186-190
A类:
B类:
横腭杆,高角型,青少年患者,回顾性研究,拔除,一前,前磨牙,过头,头影测量分析,后面,下颌第一磨牙,下颌平面角,SN,MP,测量指标,减数,顺时针,正畸,垂直向控制
AB值:
0.1738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