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在冈上肌出口位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成像在冈上肌出口位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因肩关节不适就诊,且经临床查体、MRI检查确诊的93例SI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56例、女性37例,年龄30~77(55.4±8.2)岁。所有患者均在MRI检查后7 d内,为明确是否有行肩峰成形术或肩袖重建术的必要而行X线数字化摄影(DR)和DTS成像检查。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的肩峰形态差异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肩-肱距离(AHI)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
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的AHI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AUC的比较采用
Z检验。
结果:MRI、DR、DTS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SIS患者肩峰形态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84,
P>0.05)。MRI、DR、DTS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SIS患者AH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7±1.21)mm对(8.91±1.50)mm对(8.66±1.25)mm,
F=3.84,
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MRI与D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9,
P<0.05),而MRI与DTS、DR与DT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60、1.24,均
P>0.05)。MRI、DTS、DR诊断AHI的灵敏度分别为96.35%、96.36%、86.79%,特异度分别为72.44%、58.28%、54.73%,AUC分别为0.906、0.808、0.677,95%
CI分别为0.839~0.951、0.727~0.874、0.586~0.760,三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01,
P<0.05)。
结论:冈上肌出口位DTS是确诊SIS相对经济、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肩部不适患者的一种普查方法。
文献关键词:
肩撞击综合征;放射摄影术;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磁共振成像;冈上肌出口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慧;王学明;齐昕;杜娇;王涛;史磊
作者机构:
巴彦淖尔市医院医学影像科,巴彦淖尔 015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慧;王学明;齐昕;杜娇;王涛;史磊-.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在冈上肌出口位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22(06):341-346
A类:
冈上肌出口位,肩撞击综合征
B类:
融合成像,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价值,DTS,SIS,巴彦淖尔市,肩关节,查体,中男,肩峰成形术,肩袖,重建术,数字化摄影,DR,影像学检查,检查方法,肩峰形态,形态差异,非参数,秩和检验,AHI,LSD,受试者工作特征,线计算,肩部,普查方法,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AB值:
0.2084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