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应对方式,为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3至4月,通过方便抽样选取河北省4所高等院校的1 58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突发公共事件心理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调查,采用非参数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抑郁、神经衰落、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中,学生的恐惧评分最高[0.5(0.5)分];网络不理想、不能按时上网课分别是大学生出现抑郁( OR=2.23、4.27,95% CI:1.12~4.42、1.48~12.33),神经衰弱( OR=2.39、11.08,95% CI:1.21~4.71、1.45~11.65),强迫-焦虑( OR=4.11、6.92,95% CI :1.12~4.42、1.91~24.99)可能的危险因素;作息不规律是大学生出现抑郁[ OR(95% CI )=2.75(2.00~3.77)]、神经衰弱[ OR(95% CI )=2.75(1.99~3.79)]、恐惧[ OR(95% CI)=1.61(1.25~2.07)]可能的危险因素;长时间居家感到厌烦是大学生出现抑郁[ OR(95% CI )=2.84(2.05~3.93)]、神经衰弱[ OR(95% CI )=2.25(1.63~3.11)]、恐惧[ OR(95% CI )=1.72(1.36~2.18)]、强迫-焦虑[ OR(95% CI)=4.64(2.17~9.91)]、疑病[ OR(95% CI )=2.13(1.29~3.53)]可能的危险因素;每天关注疫情1小时以上是大学生出现恐惧可能的危险因素[整日: OR(95% CI )=5.15(1.74~9.92),1~3小时: OR(95% CI )=3.67(1.55~8.69)];防疫志愿者身份是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 OR(95% CI )=4.31(1.54~12.10)]、疑病[ OR(95% CI )=3.66(1.48~9.06)]可能的危险因素(均 P<0.05)。家在城市( b=0.063, P=0.018)、居家感到厌烦( b=0.098, P<0.001)、作息不规律( b=0.060, P=0.019)者,医学生( b=0.083, P=0.003),文科生( b=0.091, P=0.003)分别较家在农村、居家不厌烦、作息规律者、理科生的消极应对水平更高。 结论: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以恐惧心理为主。高等院校应重点关注那些不能按时上网课、作息不规律、长期居家感到厌烦、每天关注疫情1小时以上、为防疫志愿者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居住在城市、长期居家感到厌烦、作息不规律的大学生、医学生、文科生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及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献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学生;心理状态;应对方式
作者姓名:
翟晓艳;张琨;井朋;雷富强;赵艳;高文娟;刘华;韩继婷;倪爱华
作者机构:
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石家庄 050017;河北美术学院雕塑院,石家庄 050700;河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石家庄 050017;河北省药品评审中心业务管理部,石家庄 05009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石家庄 052160
引用格式:
[1]翟晓艳;张琨;井朋;雷富强;赵艳;高文娟;刘华;韩继婷;倪爱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12):1093-1097
A类:
B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心理,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心理干预,预提,调查方法,方便抽样,突发公共事件,简易应对,非参数检验,二分类,logistic,衰落,强迫,按时,上网,网课,神经衰弱,厌烦,整日,防疫志愿者,医学生,文科生,不厌,作息规律,理科生,消极应对,恐惧心理,养大,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AB值:
0.206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