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2例(54.39%),女52例(45.61%);年龄为(49.5±12.6)(24~76)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3.2±2.8)(17.3~29.5)kg/m2;其中3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其中双节段手术最多(55例,48.25%);手术方式以"经后路切开复位+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主(48例,42.11%);术中采用自体输血61例(53.51%);使用氨甲环酸止血48例(42.11%);手术时间<180 min患者70例(61.40%).记录患者术中和术后24 h失血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24 h 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节段、手术方式、输血情况、是否使用止血药以及手术时间与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存在相关性(均P<0.001).结论 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是否使用氨甲环酸止血、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量、输血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均为术后24 h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BMI 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与术后24 h 隐性失血量无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失血;手术;手术后出血;腰椎;外科手术;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邓罗义;杨华;宁旭;彭国璇;刘淼;孙红
作者机构:
550004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罗义;杨华;宁旭;彭国璇;刘淼;孙红-.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2(04):245-250
A类:
B类:
腰椎后路,后路手术,手术患者,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双节段,手术方式,切开复位,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自体输血,氨甲环酸,手术时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隐性失血量,血情,止血药,围手术期,手术节段数,合并基础疾病,无相,手术后出血,外科手术
AB值:
0.207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