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蜀地伤寒田曾流派临证辨治模式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串联审视田曾流派治案之药、方证与诊法联系规律,明晰其脉法体系与临证辨治模式.方法:以田曾流派存世医案为基础,建立田曾流派"脉象-方证-症状-处方-药物"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脉-方证、脉-症、症-方及症-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关联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纳入田曾流派医案275个,其中脉-方证关联规则中置信度最高的是脉沉有力→调胃承气汤(100.00%);脉-症规则中置信度最高的是脉弦长→肠鸣辘辘(100.00%)、脉浮缓→纳呆(100.00%)及脉沉弦→头晕(100.00%);置信度较高的症-方规则主要集中于半夏泻心汤证;症-药关联中置信度最高的为小便灼热→滑石(100.00%)、心悸→甘草(100.00%)及心悸+头晕→甘草(100.00%).结论:田曾流派以脉象定方药,以脉象联症状,将"脉-方证-药"体系及"脉-症-方药"体系有机融入临床实践中,形成"脉象-方证-症状-处方-药物"五位一体之独特辨治模式,对经方之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文献关键词:
蜀地伤寒;田曾流派;关联规则;脉-方证;脉-症;症-方;症-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会择;张琦;文愈龙;朱蔓佳;文跃强;蒋萃;余宗明;赖宇
作者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6100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会择;张琦;文愈龙;朱蔓佳;文跃强;蒋萃;余宗明;赖宇-.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蜀地伤寒田曾流派临证辨治模式)[J].湖南中医杂志,2022(06):16-21,29
A类:
蜀地伤寒,田曾流派
B类:
辨治,联审,方证,诊法,法体系,存世,世医,医案,脉象,处方,IBM,Modeler,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Cyto,scape,对关联,可视化展示,中脉,中置,置信度,调胃承气汤,脉弦,弦长,辘辘,头晕,半夏泻心汤证,小便,灼热,滑石,心悸,甘草,方药,有机融入,五位一体,经方
AB值:
0.3508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