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褪黑素腹腔注射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凋亡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褪黑素腹腔注射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凋亡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褪黑素5、10、15 mg/kg,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15 mg/kg.给药方式均为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给药7 d.给药结束后24 h,采用Longa生物学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氧化还原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炎性因子TNF-ɑ、IL-6、IL-1β.处死大鼠后分离脑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tch1/Hes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Hes1.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0、(3.91±0.63)、(3.23±0.52)、(2.67±0.45)、(1.84±0.47)、(1.66±0.43)分,其中褪黑素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相比,P均<0.05.褪黑素高剂量组血清MDA、SOD、TNF-ɑ、IL-6、IL-1β水平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均>0.05;其余各组大鼠血清MDA、SOD、TNF-ɑ、IL-6、IL-1β水平组间相比,P均<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受损严重,细胞分布稀疏凌乱,细胞空泡化严重,细胞核溶解现象严重;与模型组相比,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细胞病变现象减轻,褪黑素低剂量组与褪黑素中剂量组中少数细胞空泡化,细胞核溶解固缩现象减少,褪黑素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未见细胞核溶解固缩现象,细胞分布均匀整齐.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2%±0.67%、48.18%±5.23%、32.26%±3.24%、25.28%±2.63%、12.82%±1.56%、12.54%±1.23%,其中褪黑素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相比,P均<0.05.褪黑素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Notch1、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均>0.05;其余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tch1、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相比,P均<0.05.结论 高剂量(15 mg/kg)褪黑素腹腔注射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细胞损伤凋亡情况,褪黑素改善神经细胞损伤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otch1/Hes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Hes1的表达有关.
文献关键词:
褪黑素;急性脑梗死;神经细胞;细胞凋亡;Notch1/Hes1信号通路;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琮民;闫纪琳;李海涛;牛丽辉;王敏;姜黎黎
作者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北邯郸056000;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琮民;闫纪琳;李海涛;牛丽辉;王敏;姜黎黎-.褪黑素腹腔注射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凋亡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J].山东医药,2022(09):6-11
A类:
B类:
褪黑素,腹腔注射,急性脑梗死,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假手,高剂量,阳性对照,生理盐水,尼莫地平,给药方式,Longa,评分法,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氧化还原,原指,炎性因子,处死,HE,染色法,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Blotting,Notch1,Hes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鼠血清,凌乱,空泡,细胞核,核溶解,细胞病变,变现,匀整,整齐,细胞凋亡率,白相,相对表达量,发状,增强子
AB值:
0.1368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