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驱动基因的分子病理检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ALK、ROS1、RET、KRAS、NRAS、PIK3CA、BRAF、HER-2和MET 10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索10种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该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提取DNA和RNA后,采用探针扩增阻碍突变系统PCR(ARMS-PCR)法对标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10种基因联合检测的总突变频率为74.70%(62/83),各基因突变分布为EGFR 49.40%(41/83)、KRAS 13.25%(11/83)、ALK融合4.82%(4/83)、ROS1融合4.82%(4/83)、HER-23.61%(3/83)、MET 14号外显子跳跃2.41%(2/83)、PIK3CA 1.20%(1/83),RET融合、NRAS及BRAF均未检测出.肺腺癌EGFR突变频率高于肺鳞癌;女性患者EGFR突变频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KRAS突变频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的患者EGFR和KRAS突变频率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结论 在10种基因突变中,EGFR突变、KRAS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10种基因联合检测可一次获得更多基因突变信息,对于临床取材量少的标本意义重大,能够为分子靶向用药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信息.
文献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双突变;ARMS
作者姓名:
左安欣;张晓妹;仇玮
作者机构:
南京市江宁医院病理科,江苏 南京 2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左安欣;张晓妹;仇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驱动基因的分子病理检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22(07):1139-1143
A类:
B类:
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肿瘤组织,驱动基因,分子病理检测,检测分析,EGFR,ALK,ROS1,RET,KRAS,NRAS,PIK3CA,BRAF,HER,MET,临床病理,联合检测,临床应用价值,该院,ARMS,基因突变检测,突变频率,外显子跳跃,未检,肺腺癌,肺鳞癌,女性患者,组织学类型,多基因突变,取材,本意,分子靶向,向用,双突变
AB值:
0.2736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