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普通话能力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文献摘要:
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中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数据,建立序次Logit模型和KHB模型,考察普通话能力对农民提高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普通话能力对农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信息技能是重要的中介机制,在控制住以上中介效应后,普通话的直接作用仍然显著.分地区而言,普通话能力的作用在江浙沪闽粤地区更加明显,且在这一地区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为经济资本.推广普通话,能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使得农民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从而有效促进城乡融合,提高农民的主观幸福感,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不断发展.
文献关键词:
普通话;主观幸福感;中介效应;乡村振兴
作者姓名:
康慧琳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康慧琳-.普通话能力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语言战略研究,2022(01):48-60
A类:
B类:
普通话能力,民主观,主观幸福感,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序次,Logit,KHB,提升作用,经济资本,中介机制,制住,上中,直接作用,江浙沪,闽粤地区,推广普通话,城乡发展差距,城乡融合
AB值:
0.2649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