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研究现状
文献摘要:
特发性眼睑痉挛(idiopathic blepharospasm,IBSP)系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部基底节损害、黑质-纹状体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低下,胆碱能神经元过度活跃,或是脑皮质抑制性降低有关。本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女性多于男性。典型症状是不断重复、非意志性强烈闭眼,常在安静或注视人或物时出现。眼睑痉挛临床诊断指南可对疑似IBSP患者进行初筛,Shorr分级是依据患者睑肌痉挛程度制定的一种可有效衡量其病情严重性的量表。使用合适剂量肉毒杆菌毒素于眼轮匝肌注射是治疗轻中度眼睑痉挛安全有效的手段。 (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15-419)
文献关键词:
特发性眼睑痉挛;肉毒杆菌毒素
作者姓名:
龚泽欣;魏婷;康前雁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71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龚泽欣;魏婷;康前雁-.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研究现状)[J].国际眼科纵览,2022(05):415-419
A类:
blepharospasm,Shorr
B类:
特发性眼睑痉挛,idiopathic,IBSP,局灶性,肌张力障碍,障碍性,普遍认为,脑部,基底节,黑质,纹状体,氨基丁酸,神经元功能,胆碱能神经元,脑皮质,抑制性,本病,中老年人群,典型症状,闭眼,安静,注视,断指,初筛,肌痉挛,痉挛程度,病情严重性,肉毒杆菌毒素,眼轮匝肌,肌注,轻中度,眼科,纵览
AB值:
0.3479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