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中的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PM)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PM患儿80例,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48例)和重症组(32例),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61例)和预后不良组(19例);收集同期体检的健康儿60例为健康组;检测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百分比及二者的比值(N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LR诊断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NLR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预后不良组NLR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惊厥、脑脊液糖、外周血NLR均是PM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评估PM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43,最佳截断值为2.44,敏感度为81.97%,特异度为78.95%,约登指数为0.609.结论:外周血NLR水平与PM患儿病情及预后有关,高水平NLR是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后;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珺;张广超;陈丹;孙晓敏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普内一病区,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珺;张广超;陈丹;孙晓敏-.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中的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01):16-18,11
A类:
B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儿童化,化脓性脑膜炎,NLR,PM,我院,轻症,预后结局,局分,预后不良,多因素分析,惊厥,脑脊液,截断值,约登指数
AB值:
0.1288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