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子宫内膜癌患者开腹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开腹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住院并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手术至随访截止时预后情况,并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指标,以及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M)、淋巴细胞(L)、中性粒细胞(N)、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统计比较患者贫血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上述指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截至2021年12月,70例患者中预后不良患者20例(28.57%),预后良好患者50例(71.43%).预后不良组年龄≥55岁、FIGO分期>Ⅱ期、病理类型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M、N、NLR、MLR及贫血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而L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非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Ⅱ期、淋巴结转移、贫血及高M、NLR、MLR均为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而高L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除常见临床病理指标外,术前外周血低L及高M、NLR、MLR、贫血均不利于开腹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术前治疗及术后监测.
文献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外周血指标;贫血;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东霞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东霞-.子宫内膜癌患者开腹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2(25):14-18
A类:
B类:
子宫内膜癌患者,开腹术,术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医院住院,开腹手术,搜集整理,病历资料,截止,预后情况,临床病理指标,外周血单核细胞,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贫血情况,logistic,分析判断,对子,FIGO,病理类型,非子,子宫内膜样腺癌,淋巴结转移,贫血率,不良预后,保护因素,开腹治疗,术前治疗,术后监测,外周血指标
AB值:
0.2289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