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学生时间流逝感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中介效应
文献摘要:
目的 考察大学生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与认知现状,探索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流逝感与同一性风格、时间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为高等院校开展时间教育、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对广东省3427名大学生开展流逝体验、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①大学生普遍认为"时间快慢"与"时间长短"不是同一个概念,并且比较重视时间流逝感的价值.②傍晚与深夜(19:00—23:00)、冬季流逝感最强烈;相对于较遥远的过去,"过去一年"流逝得最快.③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城市级别)、性别、专业(人文社科与自然理工)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预测流逝感(P<0.01);中介分析显示:同一性信息与规范风格分别通过流逝感影响时间价值观[bootstrap 95%CI(0.03,0.07);(0.01,0.03)].结论 时间流逝感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大学生有必要产生流逝感.客观层面,流逝感受到居住地、性别、所学专业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主观层面,流逝感在同一性风格与时间价值观之间起中介作用.
文献关键词:
时间流逝感;同一性风格;时间价值观;佛系与躺平;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习德;刘嘉帆;冯国艳;陈鲜丽;鲁成
作者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 510665;广州新华学院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510520;韶关学院医学院学生处 512026;广州南方学院学生处 5109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习德;刘嘉帆;冯国艳;陈鲜丽;鲁成-.大学生时间流逝感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中介效应)[J].校园心理,2022(06):426-432
A类:
时间流逝感,同一性风格,时间价值观,佛系与躺平
B类:
认知现状,时间管理能力,整群抽样,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分析处理,普遍认为,快慢,同一个,傍晚,深夜,遥远,居住地,城市级别,人文社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测流,中介分析,过流,bootstrap,所学
AB值:
0.175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