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模式及经济因素之影响
文献摘要: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始端和门户,是一种稀缺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机制.受外部环境制约,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的特点主要有:以实行单独招生考试为主,具有一定的总体规模,但考试模式并不稳定;尽管考试竞争激烈,但录取率总体上并不低;考试地点主要集中于少数大中城市,耗费大量资源,应试成本等经济因素限制了考试行动决策.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的应试考生属于一个具有相当经济基础的阶级,至少已经接受过中学教育阶段所需经济条件的拣选,绝大多数适龄青年由于知识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被排除在考试竞争之外,没有机会接受"贵族式"的高等教育.
文献关键词:
考试文化;高校招生考试;考试经济;民国时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天佑;曹楠
作者机构: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 435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天佑;曹楠-.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模式及经济因素之影响)[J].中国考试,2022(12):87-94
A类:
考试经济
B类: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考试模式,经济因素,试作,门户,稀缺,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机制,单独招生,录取率,大中城市,耗费,应试,试成,试行,行动决策,试考,考生,经济基础,受过,中学教育,拣选,适龄青年,贵族,考试文化
AB值:
0.3133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