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OPG-RANKL-RANK通路到骨质疏松症分子靶向治疗
文献摘要:
在骨骼重塑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偶联是维持骨骼正常的关键,而这两种细胞的偶联依赖于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RANK)信号通路,该信号通路被发现后,出现了第一个抗骨质疏松分子靶向药物地舒单抗(Denosumab,2018年前曾称之为迪诺塞麦).该药物的出现,代表抗骨质疏松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分子靶向治疗时代.本文重点介绍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发现和地舒单抗的研发历程,并对以地舒单抗和随后出现的罗莫珠单抗(Romosozumab)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阐述.
文献关键词: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配体;地舒单抗;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忠建
作者机构:
410011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湖南省代谢性骨病重点实验室,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忠建-.从OPG-RANKL-RANK通路到骨质疏松症分子靶向治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2(02):126-134
A类:
罗莫珠单抗,Romosozumab
B类:
OPG,RANKL,骨质疏松症,分子靶向治疗,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偶联,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核因子,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nuclear,kappa,ligand,分子靶向药物,地舒单抗,Denosumab,称之为,该药,抗骨质疏松治疗
AB值:
0.22617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