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金线莲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铅胁迫后金线莲代谢产物变化,探讨金线莲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金线莲苗经铅胁迫处理后,于第0、7、14和30 d采样,测定全株金线莲黄酮、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金线莲苷等活性物质含量,分析铅胁迫对金线莲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随着铅胁迫时间的延长,芦丁和水仙苷2种黄酮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金线莲中检测出21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脯氨酸(Pro)在胁迫后含量快速上升,并维持高位;其余游离氨基酸组分则直至第14 d后,开始出现显著上升(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第7、14和30 d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92、108和67,其中上调为6、32和10,下调为86、76和57,差异代谢物主要集中于脂肪酰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异戊烯醇磷脂和有机酸类.存在极显著差异的代谢通路包括N-聚糖生物合成(上调),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上调),油菜素甾体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结论]铅胁迫初期,金线莲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及黄酮化合物的合成,从而减少胁迫损伤,但长期高含量铅胁迫会导致黄酮、氨基酸和金线莲苷等主要组分含量的下降.
文献关键词:
金线莲;铅胁迫;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
作者姓名:
王弛;刘慧;刘芳;钱疆;吴文晞;褚克丹;赵峰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25;福州海关技术中心,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省恒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1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弛;刘慧;刘芳;钱疆;吴文晞;褚克丹;赵峰-.基于代谢组学探究金线莲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J].南方农业学报,2022(12):3478-3488
A类:
B类:
铅胁迫,响应机制,后金,代谢产物,产物变化,胁迫处理,全株,游离氨基酸,金线莲苷,活性物质含量,芦丁,水仙苷,可溶性糖含量,天冬氨酸,酸含量,脯氨酸,Pro,快速上升,氨基酸组分,分则,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调为,酰基,衍生物,异戊烯醇,磷脂,有机酸类,代谢通路,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油菜,甾体,缬氨酸,异亮氨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黄酮化合物,高含量,主要组分,组分含量
AB值:
0.24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