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美术教育刍议
文献摘要:
"美术"一词于17至18世纪的欧洲正式出现,后由日本用汉字加以意译,在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并开始普遍使用.美术泛指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并具有可视性的艺术门类.现代学者一般也将书法、摄影纳入美术范畴之内.美术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故美术教育乃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美术教育即帮助人们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美术教育也是提高道德品格、促进独立思考、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之一.德国美学家席勒曾在《美育书简》中说道:"美育能够使人成为完整、完善、感情充沛的人,并且能够成为德育的实施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美育的最高目标和价值取向."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亦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学说.由此可见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在现代"五育"(德、智、体、美、劳)中的重要性.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穆家善
作者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穆家善-.中国美术教育刍议)[J].中国美术,2022(03):13-18
A类:
B类:
中国美术教育,汉字,意译,五四运动,传入中国,泛指,绘画,雕塑,可视性,艺术门类,书法,乃文,助人,养正,审美观,感受美,欣赏,创造美,除此之外,道德品格,独立思考,健全人格,德国美学,美学家,席勒,书简,说道,感情,充沛,实施手段,人的全面发展,名教,教育家,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现代教育,五育
AB值:
0.464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