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我国"那"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文献摘要:
"那"文化是壮侗语族形成的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同时在东南亚一些民族和地区中也有分布.我国"那"文化的外宣翻译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黏合剂",能促进中国与东盟民心相通,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面向东盟塑造我国良好形象,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与振兴.但是,目前我国"那"文化外宣翻译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翻译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翻译标准未得到规范、翻译人才匮乏、面向东盟国家的翻译与宣传尚有不足等.未来需要从文化学、翻译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与实践入手,系统整合"那"文化元素,科学运用翻译方法,细化优化译介传播,重视和支持人才培养,从而推进面向东盟的我国"那"文化外宣翻译研究工作.
文献关键词: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那"文化;外宣翻译;合作交流;翻译标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玉华
作者机构: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玉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我国"那"文化外宣翻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2(11):62-68
A类:
B类:
共同体建设,文化外宣,外宣翻译,翻译研究,壮侗语族,南方地区,东南亚,共同体构建,黏合剂,中国与东盟,民心相通,经贸合作,面向东盟,良好形象,民族地区,翻译工作,翻译标准,翻译人才,东盟国家,尚有,文化学,翻译学,传播学,学科理论,系统整合,文化元素,科学运用,翻译方法,译介传播,合作交流
AB值:
0.322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