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公民道德建设战略工程的理论研究
文献摘要:
我国公民道德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精神层面的主要标识,也是文化强国的集中体现.21世纪之初"公民道德"话语体系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信仰的积极适应,由此我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建设战略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并在20个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基础上,又进一步凝练出更为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层面上的8个字的公民道德行为准则.公民道德主体的全员性和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复杂性等,决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必然是漫长的工程化推进过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建构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框架,以此解决公民道德无学科归属的尴尬境况.同时,要在以下难点问题上予以彻底而科学的理论回答:在利益多元化和价值信仰多样化背景下公民道德共识何以可能;公民道德需要的功利动机与超功利动机能否统一,道德需要又是如何实现由功利向超功利递进跃升的;善恶因果律在公民道德生活中是否在发挥着基本的规范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文献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公民道德;战略工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明理;刘陈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邮电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明理;刘陈-.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公民道德建设战略工程的理论研究)[J].阅江学刊,2022(05):16-25
A类:
B类:
人类文明新形态,公民道德建设,建设战略,战略工程,德文,精神层面,文化强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信仰,建设经验,基本规范,规范基础,练出,道德行为,行为准则,道德主体,工程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无学,学科归属,尴尬,境况,道德共识,道德需要,功利,跃升,善恶因果,因果律,道德生活,规范作用
AB值:
0.2673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