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阅江学刊》
以“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为办刊目标,秉承“特色中有个性,深度中显内涵,高雅中见品味”的办刊理念,以全球视野和多学科视角,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动态,重点反映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观点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读者主要为国内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及高等院校人文社科教师、研究生等。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71
国内刊号:32-1802/C
国际刊号:1674-7089
♦ 主要栏目:阅江论坛 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 制造业研究 民国文化研究 高等教育评论 新闻与出版 专题研究(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子栏目) 新书推介
♦ 获奖情况: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普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联系方式
主编:李廉水
电话:025-58731054
邮编:210044
邮箱:yjxk@nuist.edu.cn
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yjxk.cbpt.cnki.net

 (202302期)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8日出版。

4、官网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202343日星期一

                                                   

  

《阅江学刊》2023年重点选题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原创 阅江学刊编辑部 阅江学刊 2022-12-21 14:20 发表于江苏

《阅江学刊》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本刊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SCD来源期刊。

创刊13年来,《阅江学刊》始终坚守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办刊定位,依托学校双一流学科大气科学的学科优势,重点刊发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等专题论文,着力打造《气象与人类社会》特色栏目。2023年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与阐释》《民族复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名家名篇》《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经济观察》《政治学瞭望》《社会学评论》《法学争鸣》《智慧教育》等栏目。

编辑部邀请相关专家论证,拟定了《阅江学刊》2023年重点选题,现予以公布,供广大作者投稿时参考。

2023年重点选题

1 民族复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1.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2.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研究

4.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

5.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6.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研究

2 哲学前沿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3.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4.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

5.数字劳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批判

6.当代科技革命的哲学审视

7.数字时代的社会认识论研究

3 气象与人类社会

1.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的气候韧性

2.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研究

3.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研究

4.能源结构转型与能源安全保障

5.碳中和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协同推进

6.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治理

7.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研究

8.沙姆沙伊赫世界气候大会与全球气候治理新进展

9.气候变化与损失和损害补偿问题研究

10.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的步骤与措施

11.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的构建、完善与标准化

12.中国碳市场的推进与制度完善

13.碳中和与公正转型

4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

1.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问题研究

2.数字治理时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人工智能与现代社会治理研究

4.人工智能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5.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相关问题研究

6.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

7.元宇宙:技术批判与哲学反思

8.元宇宙与人的主体性研究

9.元宇宙的张力空间研究

10.元宇宙法律治理

5 经济观察

1.数字经济与中国高质量发展

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政策支持

3.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与金融体系稳定性

4.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构建

5.共同富裕的经济学分析

6.清洁能源发展路径的经济学探讨

7.自贸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8.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6 政治学瞭望

1.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2.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3.共同富裕理论与中国实践研究

4.智慧政府与政治现代化

5.数字技术与公共服务创新

6.社会应急管理创新研究

7.环境治理中政府间协调机制研究

8.碳中和背景下的气候政治研究

7 社会学评论

1.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

3.乡村振兴与人的现代化

4.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5.相对贫困治理研究

6.新型城乡关系研究

8 智慧教育

1.中国传统智慧思想研究

2.国外智慧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3.跨学科智慧教育思想的阐释

4.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

5.智慧教育与中国教育改革

9 法学争鸣

1.“双碳目标下的法律问题研究

2.数字法治问题研究

3.海洋基本法研究

4.网络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5.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10 二十四节气研究

1.二十四节气文学与文化

2.气象文学与文化研究

投稿途径

1.登陆网址:http://yjxk.cbpt.cnki.net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页科学研究学术期刊《阅江学刊》作者投稿系统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页院系部门社科处校内链接《阅江学刊》作者投稿系统

社会科学处

《阅江学刊》编辑部

20221221

 

《阅江学刊》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一、《阅江学刊》投审稿系统说明

此网站为我刊唯一网上投稿平台。所有来稿须投稿到本系统。编辑部不接收Email投稿。

我刊从未与任何机构合作,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或者其他费用,请作者切勿上当受骗。欢迎向编辑部举报任何冒用《阅江学刊》名义的欺诈行为。

二、投稿方式

《阅江学刊》投审稿网址:http://yjxk.cbpt.cnki.net/EditorDN/index.aspx?mid=yjxk

由于编辑部每天来稿数量较多,敬请专家学者在线自主投稿,本投审稿系统可以实时在线查询最新审稿进度。欢迎关注《阅江学刊》官方微信公众号nuist-yjxk,本刊公众号定期会推送近期优秀刊文或本刊新闻动态以飨读者。

三、投稿须知

1.本刊要求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文献综述应由该领域内知名专家结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学术不端现象。一旦发现上述行为,本刊将对该作者的稿件作退稿处理,并通告作者所在单位相关部门、相关领域兄弟期刊。

3.本刊仅接受系统投稿,如果作者在投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编辑部,编辑部会及时协助作者投稿。

4.来稿要求提供中英文题目、中文摘要300500字、关键词46个,作者姓名、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称、基金项目全称和编号,文末请附详细的通信地址、邮编、手机号码、邮箱。

5.来稿应该采用规范的引用方式,重复率超过20%的稿件将被系统自动过滤,无法在腾云系统中完成投稿。本刊正式出版的稿件要求重复率不超过8%

6.来稿格式规范:

1)作者上传的电子稿件应为WORD*.doc*.docx)版本,稿件正文请用宋体五号,参考文献用宋体小五号,全文1.35倍行距(详见论文模板及参考文献说明)。

2)稿件中如有图表,要求线条形式对比清晰,宜采用黑白图(建议用Origin制图,再拷贝到文档中)、字迹清晰、疏密适度,并标明纵、横坐标的量及单位,需要注明图号(全文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中文图题。数据表格须注明表号(全文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中文表题、数据单位。

3)数学公式及符号必须清楚无误。对于数学公式,应该全部采用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所有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注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7.本刊严格执行四审三校制,每篇稿件需通过2个双向匿名外审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审查环节,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2月之内通知作者,其间作者可以通过投稿系统查看稿件处理进度。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2个月仍未收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协商处理。

8.稿件的署名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论文有重要贡献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致谢中。署名作者人数原则上应控制在3人以内,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投稿后不允许更改作者的署名次序和信息。请注明作者的姓名、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最便捷联系方式等信息。

9.通过初审但需要修改的稿件,自收到修改意见之日起,最迟在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2个月仍未返回修改稿,编辑部将按自动撤稿处理。

10.论文发表后,本刊将按照稿件质量向作者支付一定稿酬,同时论文全部版权归编辑部所有,包括网络传播权。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