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大熊猫择食机理的斑苦竹鲜叶和干叶气味及成分差异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进一步探索大熊猫择食的气味机理,选择不同性别、年龄和繁殖生理阶段的7只圈养大熊猫作为供试动物,用来自同株斑苦竹的新鲜竹叶和经2d或3d室内自然阴干的竹叶饲喂同一只大熊猫,观察大熊猫摄食竹叶的整个行为过程,并对竹叶样品进行嗅感品评和相关仪器分析.结果表明:受试大熊猫在嗅闻后均喜欢取食鲜叶,几乎不取食干叶;鲜叶和干叶的气味强度、愉悦度、透发性、青香、甜气、木质气、新鲜感、嫩感和多汁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与竹叶水分含量之间存在极强的或正或负的线性相关关系;鲜叶与干叶之间整体气味信息的差异性,可通过PCA和LDA分析进行有效区分;鲜叶与干叶之间在挥发性有机物和典型香气成分上存在类别、种数和相对含量的不同;斑苦竹叶变干的过程是多种气味韵调及成分此消彼长的过程;斑苦竹鲜叶中突出的青香、明显的新鲜感和轻微的甜气等是诱导大熊猫取食的主要气味韵调,而干叶的新鲜感大量散失,青香和甜气大幅减弱,木质气大幅上升,导致干叶缺失了诱食性.
文献关键词:
大熊猫;竹叶;气味;香气成分;嗅感品评;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择食机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鲜义坤;李果;殷永玲;黄明亚;冯志新;杨楠;刘张育;杨进;张贵权
作者机构: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业局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830;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830;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9;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省动物采食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1130;青神县农业农村局,四川眉山 6204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鲜义坤;李果;殷永玲;黄明亚;冯志新;杨楠;刘张育;杨进;张贵权-.基于大熊猫择食机理的斑苦竹鲜叶和干叶气味及成分差异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04):476-487
A类:
择食机理,嗅感品评
B类:
大熊猫,斑苦竹,鲜叶,成分差异,差异研究,圈养,养大,2d,3d,自然阴干,饲喂,一只,摄食,行为过程,仪器分析,嗅闻,取食,气味强度,愉悦度,木质,新鲜感,多汁,水分含量,线性相关,体气,LDA,挥发性有机物,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苦竹叶,韵调,此消彼长,散失,食性,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AB值:
0.2761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