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黑唇平背叶蜂幼虫的形态、危害特征及杀虫菌种的筛选
文献摘要:
明确黑唇平背叶蜂Allantus luctifer(F.Smith)的生物学特征、对荞麦的危害情况及高毒力杀虫菌株,为其预测预报及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单头饲养观察,研究其幼虫取食荞麦后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取食情况、危害特征及虫生真菌对其的致病力.结果表明:黑唇平背叶蜂幼虫划分为6个龄期,1~6龄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83±0.75 d,2.10±0.84 d,2.03±0.89 d,2.17±0.95 d,2.57±0.97 d,4.63±1.50 d;幼虫体长、体宽、取食危害情况都与龄期呈正相关,体长、体宽在6龄前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21±1.50 mm,2.25±0.26 mm,蜕皮后进入蛹期;幼虫的危害特征为1~2龄聚集取食,叶片出现不规则且不穿透的孔洞,3龄后食量增加且分散取食,叶片出现不规则且穿透的孔洞,6龄取食量最大,为0.06350±0.00580 g/d;环链虫草、蝙蝠蛾拟青霉在1×108个孢子/mL浓度下对黑唇平背叶蜂幼虫致死率较高,为58.33%±2.89%,71.67%±2.89%,初步证明虫生真菌对黑唇平背叶蜂有一定的生防潜力,有成为生物防治剂的可能性.
文献关键词:
黑唇平背叶蜂;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取食情况;危害特征;生物防治
作者姓名:
吴煜;邓娇;张晓娜;黄凯丰;陈庆富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 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荞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 550001
引用格式:
[1]吴煜;邓娇;张晓娜;黄凯丰;陈庆富-.黑唇平背叶蜂幼虫的形态、危害特征及杀虫菌种的筛选)[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62-69
A类:
黑唇平背叶蜂,Allantus,luctifer
B类:
幼虫,危害特征,杀虫,菌种,Smith,生物学特征,荞麦,危害情况,高毒力,预测预报,生物防治,单头,饲养,发育历期,取食情况,虫生真菌,致病力,龄期,虫体,体长,体宽,蜕皮,蛹期,孔洞,取食量,环链,虫草,蝙蝠蛾拟青霉,孢子,致死率,生防潜力
AB值:
0.3019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