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PLSR的典型沼泽湿地植物叶片性状与光谱模型构建——以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文献摘要:
通过植物光学特性测量叶片性状是一种非破坏性的、长期的湿地动态监测方法.选择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种典型湿地植物为研究对象,探究植物性状与叶片光谱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叶片氮含量与光谱的模型构建效果最好,模型R2为0.61,均方根误差(RMSE)为2.3862;叶片含水量、叶片磷、可溶性糖、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之和的模型一般,R2在0.38~0.55范围内,RMSE在0.0004~10.7019范围内;淀粉含量拟合效果较差,R2为0.29,RMSE为0.0106.光谱预测重要性的结果表明,可见光与近红外边缘范围内的光谱信息对于叶片含水量、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单位叶面积质量、纤维素和木质素之和、可溶性糖和淀粉的预测具有最高的重要性.
文献关键词:
湿地植物;叶片性状;光谱;PLSR;光谱重要性
作者姓名:
姚允龙;王欣;谭霄鹏;单元琪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允龙;王欣;谭霄鹏;单元琪-.基于PLSR的典型沼泽湿地植物叶片性状与光谱模型构建——以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科学,2022(09):1638-1645
A类:
光谱模型构建,光谱重要性
B类:
PLSR,沼泽湿地,湿地植物,植物叶片,叶片性状,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学特性,破坏性,地动,监测方法,植物性状,叶片光谱,叶片氮含量,RMSE,叶片含水量,可溶性糖,木质素含量,淀粉含量,拟合效果,光谱预测,可见光,近红外,外边,光谱信息,磷含量,单位叶面积
AB值:
0.2948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