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视角下柴胡对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柴胡治疗肝硬化的活性部位和作用靶点,并推断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柴胡的化学成分和相关靶点,使用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肝硬化相关靶点,将获得的靶点导入Venny 2.1.0进行分析,获取柴胡与肝硬化的共同靶点集;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建立"柴胡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状图,使用STRING数据库生成蛋白互作网络,使用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R程辑包(tidyr、stringr、ggpubr)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同时采用R程辑包(tidyr、ggplot2)对共同靶点集进行KEGG分析;对核心靶点与柴胡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性能.结果:筛选出柴胡的活性成分17种,以及肝硬化相关靶点4754个、共同靶点159个;经PPI网络拓扑分析,结合连通性、紧密度等值均高的前15个靶点,构建核心靶点网络;经GO富集分析,获得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进程共615条、黏着斑等细胞组分共65条、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共121条;经KEGG分析得到通路130条,其中高度相关通路包括乙型肝炎、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乙酸芳樟酯与PTGS2、EGF,山柰酚与CASP3、JUN、TNF,槲皮素与MYC、EGFR、CCND1结合较好.结论:柴胡可通过乙酸芳樟酯、山柰酚、槲皮素影响肝硬化的多个靶点,从而起到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本研究可为深入阐明柴胡治疗肝硬化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肝硬化;柴胡;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通路;靶点
作者姓名:
孙志红;于琦;杨思远;孙焱
作者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引用格式:
[1]孙志红;于琦;杨思远;孙焱-.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视角下柴胡对肝硬化的作用机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22(08):21-29
A类:
tidyr,stringr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技术视角,柴胡,肝硬化,技术探究,活性部位,作用靶点,系统药理学,药理学分析,分析平台,GeneCards,DisGeNet,Venny,点集,Cytoscape,活性化合物,STRING,成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网络拓扑分析,核心靶点,ggpubr,ggplot2,活性成分,结合性能,连通性,紧密度,等值,靶点网络,富集分析,细胞表面,黏着斑,氧化还原酶,相关通路,乙型肝炎,乙酸芳樟酯,PTGS2,山柰酚,CASP3,JUN,槲皮素,MYC,EGFR,CCND1
AB值:
0.3090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