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OPD模型大鼠背俞穴红外温度及微循环血流特征的实验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背俞穴红外温度、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脂多糖(LPS)气管滴注联合烟熏造模.采用宏观体征、体质量、气道组织病理形态评价造模情况,并检测背俞微循环血流量及红外温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第7周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减缓(P<0.05);模型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肺泡破裂、融合,炎症细胞增多,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变薄,呈肺气肿样病变;模型组马松三色(MASSON)染色肺组织胶原沉积面积比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背俞穴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肺俞穴红外温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LPS气管滴注联合烟熏可造成肺气肿样病变COPD模型,COPD模型大鼠背俞穴点微循环灌注量下降,肺俞穴红外温度下降.
文献关键词:
COPD模型;肺气肿;肺俞;红外热成像;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郝润格;张攀攀;林静瑜;周凡;程佑民;许金森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福建省经络感传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润格;张攀攀;林静瑜;周凡;程佑民;许金森-.COPD模型大鼠背俞穴红外温度及微循环血流特征的实验观察)[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4):304-308
A类:
B类:
COPD,模型大鼠,背俞穴,红外温度,血流特征,实验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脂多糖,LPS,气管滴注,烟熏,气道,病理形态,血流量,体质量增长,苏木,木精,伊红,HE,肺泡,炎症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变薄,肺气肿,三色,MASSON,肺组织,组织胶,胶原沉积,沉积面,面积比,肺俞穴,微循环灌注,红外热成像
AB值:
0.2805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