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千枚岩碎屑锆石年代学、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青海驼路沟钴(金)矿床内发育一套浅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系,该套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时代及构造属性存在争议.本文对该套地层中的绿泥绢云千枚岩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测年、Lu-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原岩沉积时代、沉积物源及基底构造亲缘性进行了探讨.年代学结果表明,该套浅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系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年龄组为433~412 Ma,加权平均年龄为(422.8±6.8)Ma,结合区域构造岩浆事件资料认为其原岩沉积时代上限为晚志留世.433~412 Ma年龄组的εHf(t)值为-2.02~5.47,平均为1.80,表明该组锆石的母岩主要为新生的地壳物质;其一阶段年龄为1 124~829 Ma,说明这些锆石的母岩浆来自Grenvillian期Rodinia超大陆汇聚时的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驼路沟千枚岩的原岩可能为一套泥砂质沉积岩,沉积环境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其沉积环境与区域构造演化研究一致,即昆中洋于430 Ma左右俯冲结束,东昆仑地区开始进入板内伸展环境,而昆南地块南部地区于晚志留世进入被动大陆边缘环境.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综合分析表明,太古宙时期碎屑锆石源区属性并不明确,中—新元古代昆南地区的基底与华南克拉通具有明显亲缘性.自Grenvillian造山运动形成华夏—扬子—昆仑—柴达木—祁连联合大陆,至泛非期(650~550 Ma)昆仑陆块可能已从联合大陆中分离出来.
文献关键词:
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千枚岩;碎屑锆石年代学;Lu-Hf同位素;地质意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静
作者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宁 8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静-.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千枚岩碎屑锆石年代学、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05):1558-1574
A类:
Grenvillian
B类:
东昆仑,矿床,千枚岩,碎屑锆石年代学,Lu,Hf,同位素特征,地质意义,变质,海相,相火,火山,沉积岩,形成时代,构造属性,LA,ICP,岩石地球化学,化学研究,原岩,沉积时代,沉积物源,基底构造,亲缘性,年龄组,Ma,加权平均,平均年龄,构造岩,岩浆事件,晚志留世,该组,地壳,母岩浆,Rodinia,超大陆,壳幔相互作用,泥砂,砂质,沉积环境,被动大陆边缘,区域构造演化,俯冲,板内,内伸,伸展,地块,南部地区,于晚志,Pb,太古宙,源区,区属,新元古代,华南,克拉通,造山运动,华夏,扬子,柴达木,祁连,陆块,分离出来
AB值:
0.3446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