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漠河盆地绣峰组形成时代及物源分析:对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演化的启示
文献摘要:
漠河盆地位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MOSB)东段南缘,是研究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演化的绝佳窗口.本文对漠河盆地东缘出露的绣峰组砂岩进行详细的岩相学、U-Pb锆石定年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了蒙古-鄂霍茨克洋乃至中亚造山带东段演化历史.结果表明,绣峰组砂岩碎屑物磨圆度较低、分选差,表现出近源剥蚀的特点;U-Pb锆石定年共获得217个谐和年龄,可划分为3个年龄组,其峰值均与盆地南缘额尔古纳地块的岩浆事件相吻合,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8±2 Ma(N=5);样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和重稀土元素(HREEs),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样品源岩为上地壳长英质岩石,形成于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源区可能为漠河盆地南侧的大陆岛弧、额尔古纳地块以及盆地的古老基底.综上所述,绣峰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为晚侏罗世,物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岛弧环境,形成于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闭合造山的构造背景下,指示在绣峰组沉积时期(约158 Ma),蒙古-鄂霍茨克洋仍处于俯冲阶段,尚未完全闭合.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蒙古-鄂霍茨克洋最终闭合的时间可能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文献关键词:
漠河盆地;蒙古-鄂霍茨克洋;中亚造山带;绣峰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龙;梁琛岳;刘永江;贾祥鹤;张骞;宋志伟;李冬雪;段东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吉林大学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061;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龙;梁琛岳;刘永江;贾祥鹤;张骞;宋志伟;李冬雪;段东-.漠河盆地绣峰组形成时代及物源分析:对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演化的启示)[J].地球科学,2022(09):3334-3353
A类:
绣峰组,MOSB
B类:
漠河盆地,形成时代,物源分析,缝合带,南缘,绝佳,东缘,砂岩,岩相学,锆石定年,主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化学分析,中亚造山带东段,磨圆,圆度,分选,剥蚀,共获,谐和,年龄组,额尔古纳地块,岩浆事件,相吻合,碎屑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值,Ma,品相,亲石元素,LILEs,轻稀土,稀土元素,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重稀土,HREEs,Eu,负异常,源岩,上地壳,壳长,大陆岛弧,构造环境,南侧,综上所述,积年,晚侏罗世,物源区,构造背景,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环境,俯冲,早白垩世
AB值:
0.3317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