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格义"阐释:西方哲学阐释学的本土化问题
文献摘要:
西方哲学阐释学的本土化不是哲学普遍的具体化,而是具体哲学的有差别的展开.由于西方哲学阐释学本土化的理想性本质设定至今尚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故而需要运用"新格义"阐释法加以推进.西方哲学阐释学的本土化,是将西方哲学阐释学与中国传统哲学阐释学各自具有的"创造的诠释学"内涵作"共现""分梳""比堪""融通"的"对位阐释",从而形成一种以文本与阐释者意义建构为双焦点,以文本的言内之义与言外之义为双向阐释路径,以文本的真理性意义生发与阐释者生存意义的获得为双向阐释目标,通过文本诸要素与阐释者诸要素的相互感发,最终实现文本阐释共同体建构的过程.在此文本阐释共同体建构过程中,"新格义"阐释将使每一个文本都可以滋生无限意涵,每一次阐释都是文本意义的新发现,每一次阐释活动都是阐释者创新自我并理解自我的新方式.这样的阐释将最终成为一种行动事件,文本的意义也最终呈现为一种开放形态.
文献关键词:
西方哲学阐释学;本土化;创造的诠释学;新格义
作者姓名:
谷鹏飞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谷鹏飞-."新格义"阐释:西方哲学阐释学的本土化问题)[J].学术研究,2022(03):13-20
A类:
新格义,西方哲学阐释学
B类:
具体化,性本,故而,释法,中国传统哲学,创造的诠释学,分梳,阐释者,意义建构,双向阐释,阐释路径,真理性,义生,生存意义,互感,感发,文本阐释,阐释共同体,共同体建构,此文,建构过程,滋生,意涵,文本意义,新发现,新方式,终成
AB值:
0.2073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