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间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构建——以英译《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为例
文献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宝卷作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河西宝卷、靖江宝卷、吴地宝卷等.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和嘉峪关市的传统民间说唱文学.民间文学蕴含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基因,表达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如果在翻译中不注重文化的表达和传输,译文中就会出现晦涩难懂的句子,令目标语读者产生误解.要解决这一难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翻译时必须弥补文化差异,避免误译、漏译等情况的发生.分析汉学家伊维德英译本《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发现:民间文学翻译的文化构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在语言层面,采用文本对等理论;在结构方面,采用副文本策略;在技术路线方面,采用异化策略.
文献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河西宝卷;翻译;文化构建
作者姓名:
罗燕子
作者机构:
兰州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引用格式:
[1]罗燕子-.民间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构建——以英译《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为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03):67-75
A类:
B类:
民间文学,文学翻译,文化构建,天仙,仙姑,河西宝卷,翻译与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学类,靖江,吴地,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民间说唱,说唱文学,不同地域,文化基因,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重文,文化的表达,译文,晦涩,难懂,句子,目标语读者,产生误解,国际传播,须弥,文化差异,误译,漏译,汉学家,维德,英译本,几方,副文本,文本策略,异化策略
AB值:
0.3638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