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保护
文献摘要:
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快车道.在由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所建构的非遗代表性名录四级保护体系中,非遗项目得到了有组织的申报、保护和传承.在二十多年的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对保护和传承的主体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变化,在经历了传承人保护、项目保护、非遗生态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后,非遗保护的主体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外部的形态,而进入了文化基因的保护阶段.
文献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非遗立法;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牧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保护)[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01):1-7,15
A类:
非遗生态,非遗立法
B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基因,昆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快车道,代表性名录,四级,保护体系,非遗项目,有组织,保护和传承,二十多年,非遗保护,传承人,人保,生产性保护
AB值:
0.2548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