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睡眠问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各症状间的独特作用:基于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
文献摘要:
借助交叉滞后网络的分析方法,探讨睡眠问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系统中与其他症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以经历舟曲泥石流的1460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在灾后3,15和27个月对其PTSD症状进行测量.交叉滞后网络分析结果显示:3到15个月时的睡眠问题的发出预期影响最高;而15到27个月时与他人疏离和线索引发生理反应的发出预期影响最高.结果表明了睡眠问题对PTSD症状影响的时间特异性,并为儿童青少年的PTSD干预方案和诊断模式提供了启示.
文献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交叉滞后网络分析;睡眠问题;纵向研究;症状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一鸣;杨璐溪;席居哲;刘正奎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一鸣;杨璐溪;席居哲;刘正奎-.睡眠问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各症状间的独特作用:基于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J].心理学报,2022(10):1206-1215,中插3-中插4
A类:
交叉滞后网络分析,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
B类:
睡眠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特作,PTSD,格兰杰因果关系,舟曲,泥石流,名儿,儿童青少年,疏离,索引,生理反应,干预方案,纵向研究,症状学
AB值:
0.20639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