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德性身体到伦理秩序——由儒家工夫论开启公共伦理生活
文献摘要:
公共伦理生活始终需要人的具身性现象在其中勾连、表达,但是如果没有心体层向身体的跃迁便无法实现在他人一侧的感发效应,从而个体自身还是隐匿在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中.也就是说,个体在心体消沉、不显的情形下,单凭具身—知觉的经验不可能实现与他人共在伦理生活.这就意味着,身心空间虽然存在,但是却为主客二分格局,进而心体局限在这种二元结构中.如此,无论公的意识多么强烈,都无法构建起"人我"一体的世界图景.这威胁着儒家工夫论所依循的德性的实践意义.程朱所提供的显仁之法——"公而以人体之则为仁",从"人体之"的具身的道德实践理解,充分显示了由工夫所构建的身体现象的统一性,及以之奠立公共化的可能.
文献关键词:
具身现象;人间性;工夫;共同伦理;程朱
作者姓名:
游森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上海 2000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游森-.从德性身体到伦理秩序——由儒家工夫论开启公共伦理生活)[J].天府新论,2022(05):59-66
A类:
共在伦理
B类:
德性,伦理秩序,工夫论,公共伦理,伦理生活,具身性,勾连,有心,心体,跃迁,一侧,感发,隐匿,主体与客体,也就是说,消沉,单凭,知觉,心空,主客二分,分格,二元结构,多么,世界图景,依循,程朱,之法,道德实践,统一性,奠立,公共化,具身现象,人间性,共同伦理
AB值:
0.4764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