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朱熹仁论的观念结构及其演变历程
文献摘要:
道南学派注重将仁阐释为与道为一的境界,朱熹则注重在存在论上诠释仁,将仁视为天地自然与社会伦常的秩序性的根源.朱熹仁论的观念结构呈现为:在逻辑上,心之德与爱之理互为前提,心之德注重说明道德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工夫,爱之理注重说明价值法则的形上根源与逻辑基础,心与爱是价值主体沛然不可御的动力源,德与理是行动主体展现其伦理行动的必由之路.天地之心为人心之仁开展的永续性提供了生存论的担保.以思想逻辑进程观之,朱熹仁论呈现出由较为注重天地流动的内在机制,到注重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再到注重天地演化的整全过程的演变.他认为仁不仅是人的行动法则,同时也是世界开显自身的固有机制.
文献关键词:
仁论;生成;存在论;心之德;爱之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新国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哲学系暨江右哲学研究中心;江西朱子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新国-.朱熹仁论的观念结构及其演变历程)[J].哲学研究,2022(10):65-73
A类:
爱之理
B类:
朱熹,仁论,观念结构,演变历程,道南学派,在存在论,天地自然,自然与社会,伦常,秩序性,心之德,明道,道德主体,工夫,价值法,逻辑基础,价值主体,动力源,天地之心,永续,生存论,担保,思想逻辑,内在机制,自然规律,整全,人的行动
AB值:
0.4585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