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部位对恩诺沙星的富集效应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广谱抗菌药恩诺沙星暴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各可食部位(蟹腿肉、蟹身肉、性腺和肝胰腺)的影响,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组和三个恩诺沙星浓度试验组(空白对照、50、500和5000μg/L)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各部位的富集系数与水环境中恩诺沙星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在蟹身肉中的富集能力最强.恩诺沙星的蓄积量在各可食部位随着暴露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水环境中的暴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各浓度组蓄积量最高部位均为蟹身肉,最高蓄积量分别为(33.02±2.21),(185.04±16.58),(1013.90±45.74)ng/g.此外3个试验组均检测到恩诺沙星的主要降解产物环丙沙星,其生成量与恩诺沙星的暴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主要生成部位是肝胰腺,并且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通过暴露实验,探究了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不同可食部位的蓄积情况以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生成情况,研究结果为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文献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不同可食部位;性别;抗生素蓄积
作者姓名:
方龙香;陈曦;黄铢玉;单祥保;邢路畅;张聪;宋超
作者机构:
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214081;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 无锡214081;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农业农村局,江苏 常州213000
引用格式:
[1]方龙香;陈曦;黄铢玉;单祥保;邢路畅;张聪;宋超-.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部位对恩诺沙星的富集效应研究)[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2(01):29-36
A类:
不同可食部位,抗生素蓄积
B类:
中华绒螯蟹,恩诺沙星,富集效应,广谱抗,抗菌药,Eriocheir,sinensis,腿肉,性腺,肝胰腺,实验设置,空白对照,富集系数,富集能力,蓄积量,暴露时间,暴露浓度,降解产物,环丙沙星,生成量,留存,性别差异,代谢产物
AB值:
0.2480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